購物車

台灣傳統酥餅(錫口餅)





錫口泡餅 5入/170元


錫口(松山)傳統的酥餅 是台灣過去傳統農業社會裡很重要的一種點心。
這種糕餅剛烤好時餅的表面層次多且薄如雪花一碰即碎,因而得名。再加上外層餅皮高高攏起,一般也俗稱為『膨餅』
酥餅如用熱水或牛奶沖泡可完全與水融合成糊狀的點心,因此被稱為『泡餅』。泡餅是過去老人家或是嬰幼兒的最佳點心及額外的營養來源。


太陽餅

其實目前市面上所熟知的『太陽餅』與『奶油酥餅』皆是源自傳統酥餅的改良。
而傳統酥餅與太陽餅、奶油酥餅 最大的差異則在於其使用的油脂之不同

傳統酥餅的主要成份是麵粉、豬油、砂糖與些許的麥芽,而太陽餅與奶油酥餅則是用奶油與酥油取代豬油,並降低了糖與麵粉的比例,另外發展成口感與形狀皆有些許不同的糕點。

酥餅

而傳統酥餅一直以來所使用的是過去農業社會裡最普遍也最容易取得的豬油。因為豬油油脂的特性,使得傳統酥餅吃起來多了一些濕潤的口感,餅皮的層次雖然多且薄,但卻不會有乾酥的現象。而其中用糖與麥芽作成的底餡也加有些許多豬油,因此在沖泡的過程中,整個餅皮與內餡都可與熱水融為毫無顆粒的糊狀點心,這是傳統酥餅的最大特色。

熱熱的麵糊中傳來淡淡的豬油香味、再加上麥芽清香的甜味,如能搭配個剛炸好的油條或是傳統麵茶,在寒冷的冬夜吃上一碗剛泡好的酥餅,這應該是許多成年人心中溫暖的回憶。

GO TOP